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既要又要的 (第3/5页)
然会有问题。 对于老百姓来说,原本没有水泥一事,也就没有这个徭役。结果水泥出来了,他们要多服一个徭役,哪怕这个水泥路修好了,所有人都会受益,但就老百姓本身来说,估计也没几个人愿意服这个水泥劳役。 说不定,因为这个事情,张一凡都会背负骂名,骂他献这个水泥干啥! 因此,就听他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如此做法,我会背负骂名,父皇亦会背负骂名。徭役这种,轻启不得啊!”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当然知道徭役会有多不受欢迎。但是,他确实想修水泥路,还要用水泥来兴修水利。这些事情,在他看来,是为国为民,可不是以前王朝那种只是为了个人享受而动用徭役。 此时,他基于对张一凡的了解,不由得有点好奇,便问道:“那你有何法,既能修成官道,兴修水利,亦能不劳民,不被百姓所骂?” 胡惟庸在边上听了,心中不由得嗤笑,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既要又要的,看你怎么回陛下! 可谁知,张一凡听了,却是立刻回答道:“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被百姓骂,却又能办成事,各有优缺点。” 胡惟庸一听,更是不信,还两种方法?怎么可能! 朱元璋也是好奇,立刻追问道:“哪两种方法,都说来听听?” 张一凡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第一种方法,就是改徭役为雇工,所有出工的民夫,都能领到钱,这样他们就不会有怨言了……” 他的这个话还没说完,就见朱元璋眉头一皱道:“你不是说钱不能乱印么?要不然,此法倒也可行!” 虽然他还是没理清钱这个复杂事情,但是已经知道大明宝钞确实不能随心所欲地印。要不然,他确实可以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