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知恩图报 (第4/6页)
是没有说话。只是如同朱元璋一般,在打量着眼前的新鲜事物。 不得不说,除了这个水泥房让人稀罕之外,其他算是家徒四壁了,真穷! 一直到朱元璋参观完了张一凡的家,再沿着水泥路一路走下去。这其中,也随即参观了另外几户人家,等到走完柳家村的主干道,看到所有的房子皆是一样布局后,他才看向张一凡确认道:“用水泥修建这个村子,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钱?” “回陛下,我们村老少齐上阵,又雇了周边村子的壮年劳力帮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修。全部费用大概在三百贯左右。”张一凡马上回答道,“因为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花费就贵了一些。而且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处,当下也只能将就而已,等过了雨季,有时间了再修修。” 花在水泥方面的费用就达两百贯左右,其余一百贯上下则是雇工、食物以及原料方面的支出。 燕王朱棣在边上听到,给他补充道:“父皇,儿臣见过翻修前的村子,都是茅草房!” 其实,元末明初的大部分汉人聚集的村子,偏僻一点的,都是以茅草房为多。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心中有数。也是如此,他看到这两层水泥楼才会多一分震惊。 朱元璋听了,在心中合计着,一百多户人家,大约是一户人家出三贯,大约干个一年的收入,省吃俭用之下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和环境,真得是可以啊! 他在想着时,张一凡已经主动说道:“陛下,可移步去河边一看,那边有一段河道是用水泥修了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刻想起张一凡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