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二合一) (第7/8页)
,他们并没有什么经商头脑。在过去的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他们都依附于国营企业的存在而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技能,也不再年轻,没有办法学习新的东西。但是曾经他们也为这个社会的建设奉献过自己的青春,我希望在国家进行变革的时候,不要把这一部分人,抛出去。至少......给他们一条不至于绝望的前路。” “!” 听到李阳这一番远远超出了自己问话范围的回答,周伟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惊奇的将李阳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遍,压低了声音道:“李总,有谁跟你说过我们的调研课题内容?” 李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周主任,没有人是傻子。国家这两年针对国营小企业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放活经济的方针,也总有报纸和新闻提起,这不新鲜。而且目前这个口子已经开了,只剩下一层是全国范围内大搞放活,还是一步一步慢慢来,逐步放活的遮布没掀开罢了。所以你们这一次的调研意图,并不难猜到。” 被李阳一下子解开了调研组这段时间隐瞒的调研意图,周伟均和几个同事的面色都有些不自然。 这一次出来,他们就是为了即将开始的全国范围内中校国营企业私营改制做预备调研来的。 但是这个事情对地方起到的影响势必会相当深远,就比如绥城这个二线小城,目前还在存续的亏损国营中小企业,就足足有二百多家。 涉及到的在岗职工,更是高达数万人! 这些劳动力如果一下子释放到社会,给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