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连锅端(二合一求追更银票) (第5/7页)
样么? 所谓的林地畜牧养殖,药材和山特产开发,林业局确实在未来的几年都做过。 但是无一例外,全都没做起来而且赔了大钱。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李奉义他们所在的林场。在99年的时候就搞了个大型的养殖基地,养了很多类似狍子,梅花鹿,以及林蛙这些林区特有的经济养殖物。 有几次寒暑假,李阳在陪着李太山和邹云去林场玩儿的时候,还特地去参观过。 规模确实很大,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常的糟糕。不仅是养殖出来的东西没销路,养殖基地的管理也很是问题。 令李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林蛙养殖场,当时那些个管理员天天也不管那些林蛙,每天上班之后的内容就是喝酒打牌。 那年夏天林蛙养殖场的铁丝网栅栏破了个大洞,一个多星期也没人去修补。结果那些号称能够“在城里卖五十块钱一只”的林蛙跑的到处都是,甚至很多跑到了林场通往山下的大道上。过往车辆将一只只林蛙压在地上,活脱脱像是一块块大rou饼。 看的当时十多岁的李阳都心疼,结果直到李阳结束了假期,和李太山和邹云回绥城,也没见林蛙养殖场栅栏上的那个大窟窿被人修补上。 记忆中,好像在那第二年也不是第三年,绥城林业局就彻底破产,最后并入了绥城市成为了林业局新区。 本来李阳想着,既然日后林业局势必会并入绥城市,那么现在努力努力早一点并过来,至少还能留一些资本,为马上就要到来的下岗潮做一些补救贡献。 可是听赵天成这么一说,李阳觉得自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他忘了,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个铁律。 对于现在的森工集团来说,各地的林业局虽然亏损,但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