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4、火急火燎 (第5/7页)
的看向他。 百姓们们见皇帝车架过来,都纷纷好奇张望,也没什么跪拜,但欢呼声确实不少。 王仲确实问过他,要不要路边的内殿直士兵等车辇过来就让百姓跪下,那样更威风些,史从云摇头拒绝,告诉他不用,他就喜欢看人多热闹。 其实越是站得高,看得越清楚,对那些框框条条,各种东西也没那么重视。 再者现在还不是明、清,很多东西是很宽松的。 看社会风气首看法律刑罚,因为一朝的法律刑罚残酷不残酷是塑造社会风气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刑罚比唐朝还轻,是古代封建帝国中最轻的,这本来正常,就像唐朝比汉朝轻,汉朝比秦朝轻一个道理,社会是要往前进步的。 可等宋之后反而看起来不正常了,就像来个大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特别明、清,不但没轻,反而越来越残酷,什么灭三族不爽灭九族,灭九族不爽灭十族,腰斩,凌迟等等各种酷刑rou刑要么被重新启用,没有的就自己发明出来。 这样的刑罚下,社会风气也越发保守、森严和死气沉沉,这就是后来多数人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因为明、清距离最近。 但现在其实是不同的,而且非常不同。 如今即便战乱连连,很很多事是十分宽松的,大家也没那么“讲究”。 特别是在忠孝节义,纲常伦理,称呼,名号,以及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都没那么斤斤计较。 且不说普通百姓,皇帝都没那么多讲究。 赵匡胤篡位后仍对郭荣遗孀叫太后,叫太后的父亲还是叫国丈;叫前朝驸马张永德依旧叫驸马;叫他的一些爱将之类的还是老样子,基本都是爱怎么称呼怎么称呼。 批示奏疏的时候也会脏话连篇,连登基大典,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