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8、王昭远给的意外理由 (第5/7页)
和史从云交手的李延圭,高彦俦,现在来找他告状的,是山西人,陕西人;蜀国宰相李昊是关中、河中人。 蜀国的权力,财富,多数是被他们垄断的。 这些人觉得他们是带兵打进蜀地的,他们就该掌权,就该享受蜀地百姓的供养。 蜀地百姓不觉得,哪怕有些拥护,但肯定不少人会想凭什么供养你们这些外来人?凭什么为这些外人战死? 如果归顺大周朝廷,大周皇宫在中原,那只用向朝廷交税啊,还是天下供奉。 可在蜀地供养一个单独朝廷那开销可就更大了,赋税徭役,百官用度,修建皇宫,大量军队不说,就算要进宫的宫女,后蜀孟昶喜欢风月,他皇宫里宫女数万,可都是从民间“选拔”上去的。 大周土地是蜀国数倍,力量更不用说,大梁皇宫里也只有宫女一千多而已(这和郭威有关,郭威大幅削减皇家开支)。 那些可都是蜀地百姓负担的。 所以蜀地百姓愿不愿为他们的国主战斗是个很大问题。 这些外来称王称霸的人和当地百姓之间肯定是间隙的,只要区别对待,争取一方,就能从内部分化瓦解,战会好打很多。 赵匡胤选择北人那批,也就是当初入蜀的大将和士兵,大概就是陕西、山西、关中、河北为主的人,可能觉得那批人是后唐重臣大将,人才多。 史从云却从没想过要争取他们,赵匡胤有那种看法很正常,因为受时代限制,他自己看得远多了。 哪里的人根本没区别,关键在于环境。山西、陕西人在历史上多数时候凶狠好斗,汉、唐的雄兵多出自那片,那是因为环境决定的,那一片北方就紧挨着游牧民族,常年跟游牧民族对抗,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