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_郁金堂 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郁金堂 第37节 (第2/7页)

   他念一样,郎中在契纸堆里翻找到对应的,便在小账上勾一样。

    原来国朝有个惯例,交易大庄大宅,乃至生意红火的店铺、矿产,举凡过万的买卖,一俟成交,双方便同往户部司备案,登记最新业主,以免日后纠纷。

    越是世家大族,勋贵高官,经手的产业越是硕大值钱,便越要及时登记,久而久之,业权之事但起纠纷,请衙门判案,便都以户部司登记为准。所以户部司中日常事务,除户口、土地、赋役、贡献等常例外,还有大半是为大族婚娶、和离、承嗣、分家等做鉴证。

    郎中积年cao办,熟门熟路,一路勾勾画画下来,遇着账上文不对题的,便使个眼色,横刀比着账房的脖子,自有真话实话如水一般倒出来,倒不似往日在人家宅门里问话,一头是姬妾抱着婴孩哭闹上吊,一头是倒喘气儿的老太爷口齿不清,给人分一趟家,累死头牛。

    一笔笔点算下来,不消半个时辰,便把魏王家私查得一清二楚。

    员外暗道,外面老大个花头,说是要承嗣登基的人,手里竟就存下这么一点子产业,早知如此,谁还把赌注下在他身上?

    再看束手无策的武延基,另有一道心得,家资既重,回去需得练练儿孙的胆色,别像这窝囊嗣王,经官析产,无力招架。

    宋之问等他忙完,勾头在小账上看了看。

    暗叹府监果然调来个熟手,不止分门别类记录了田庄、铺子、宅邸、矿产、现银并珍玩古董的大数,还另提了折算价格,粗粗揽了个总数。

    这一番抄检落地,便可见魏王何等托大,从未考虑过争储失败,众叛亲离,乃至骤然暴毙的后果,未给儿孙留下丝毫退步余地,产业全在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