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管理 (第2/14页)
有些地方就不一样,当地大头目与集体企业直接瓜分了就是了,价格更是低廉的不像话,这也导致了九十年代的下岗潮。 不下岗管理层怎么把厂子拿到手,一帮老鼠不但吧厂子吃垮了,反过来还把厂子吞下去了。 何贵要做飞机,不可能让这些人来搞的,到时候影响飞机的进度,你说咋办? 处理,处理起来耽误时间,而且说个不好听的,集体企业,国企把技术泄露出去,你还只能瞪眼……。 对于国内来说,这一架飞机涉及到的工艺太多了,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飞行控制系统。 何贵其实不知道,内地也有大飞机项目,运十,运十项目在86年夭折,当然原因有很多。 第一,还是穷,没钱。 第二,虽然说运十首飞成功,但是一架大型飞机,首飞才意味着刚刚开始,距离量产可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就是配套设施,一架飞机需要很多配套厂,大到飞机轮胎,小到线缆等等。 第四,当时的民航不愿意采购运十……至于为什么,看看国内现在的民航飞机数量就知道了,过手的东西手上都有油水。 86年的时候否决了3000万人民币的研发费用,所以运十夭折了。 何贵这次把大飞机弄回来,虽然花费代价很大,但是相关的制造技术,飞机设计,还有材料等等,可以说不亏。 因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发,这也是为什么两条生产线,还有相关技术授权,材料工艺要几十亿美金? 为什么何贵盯上了DC10呢,第一,三发也是有自己优势的,三发的安全性其实是很高的,看看美利坚的军用加油机用的就是DC10宽体客机改造的。 第二,三个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