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5 (第3/5页)
起清茶小小地抿了一口,“一座小道观要费那么多时日,恐怕下面是寝陵?” 郑洽听罢吃了一惊,从椅子上顿时站了起来,随即又弯下腰站着。 “郑先生勿急,我也只是猜测、没有凭据,当然也不会宣扬出去,让郑先生为难。”姚姬依然端庄地坐着,比大学生郑洽还要淡定,“只不过,你们让天子的寝陵位于偏僻之地,还要在建造上遮遮掩掩不能堂皇、刻字也不能详,真是对君父的忠么?更何况,皇上是太祖名正言顺的皇长孙,也是大明正统的君主,竟然在百年之后不能身入皇陵、不能享于太庙,你们觉得皇上是何感受?” 郑洽急忙跪伏在地,“臣等万死。” “起来罢,起来说话。”姚姬道,“郑先生等追随皇上的大臣其忠心可鉴,至少我是很相信的。不过你们是忠于皇上,不是忠于一些明争暗斗的势力,郑先生要明大义,要为皇上作想。” 郑洽缓缓爬了起来,不动声色拜道:“不知贵妃有何主意?” “不久前三皇子的军队攻占了武昌,想必郑先生等已经知晓了。武昌乃湖广治所,不久以后湖广十六府不过湘王囊中之物;咱们据中游,堵塞上游,与南京的汉王成呼应之势,划江而治割据半壁将成;大事已有可为之势。机会就在眼前,郑先生等忠臣为何不进言皇上、让皇上出山主持大局号令天下,以匡扶正统?” 郑洽一时不答。 姚姬又道:“三皇子出生于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