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2/4页)
慢的红了,一拳砸到土里,终于痛苦失声。 回到房内尽管百般遮掩,还是被濯香看出端倪,濯香忙冰浸了布巾,来给他敷眼睛,一边不断说道,“少爷,可是和沈先生又闹矛盾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和这种木头疙瘩较真,气坏了自己身子就不好了。” 谢文纯默不作声,待得第二天起来,又和没事人似的,和同窗正常交际着,有问题请教讲课的夫子,有些想法也回去找沈灼然,仿佛那天的事情就不存在了。沈灼然也抽了个空子,告诉了他练字的“秘诀”----没事在墙上写字,有助于炼字形、笔锋。 然而每一天,他都会对着白纸空坐,显是内心仍极为挂怀。就在谢文纯在岳阳书院安定下来的小半个月后,谢松的回信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写刹不住了……(T▽T) 第23章 九死不悔 谢松的回信不长。 “吾儿既未通多宝阁寄信于我,想必心中已有疑虑。如汝之所见,东海百姓受倭寇之苦久矣,世家逐利为祸亦久,非独本朝。汝师灼然言大晋实危急存亡之秋,实乃迫汝助其行改革之事也,非诚危急若此,勿听一人之言。吾观灼然不日必会进京,福祸难言,汝暂留岳阳,勿要相随,切记。 其一世家改制。若改革则必引世家勋贵动荡,朝野不宁,其益处非一朝一夕可得,非一代人之力所及。若成则功在千古,若败则遗臭万年。 其二倭寇之患。此朝廷久议之事,灼然力主开海禁,吾以之可行,然朝野亦有阻力。汝可同灼然详议此事,若成于仕途大有裨益。 多思无用,吾儿静心学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