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 (第1/4页)
纪,皇帝难免多了个心。 六公主笑道,“我还记得他旁边那个呆子,他今日来了没有?” 皇帝道,“朕倒不记得另一人叫什么了。” 六公主笑,“父皇,是徐临溪!”又问旁边的萧阁老,“萧大人,那个徐临溪考中了么?” 萧阁老是主考之一,对徐临溪的名字有些印象,“回殿下的话,此人大概是三十多名,文章写得还算不错。” 孔方----他混得不错,此番竟得以跟着晋王来到围场,低声对晋王道,“王爷,在下同徐临溪有些交情。” 晋王一笑,对六公主道,“皇妹,为兄叫他来便是!” 六公主摇头道,“徐临溪那傻头傻脑的,从马上摔下来就不好玩了。” 就在此时谢文纯来到皇帝马前,一跃下马跪地道,“在下谢文纯,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起来吧,不是宫中,不必拘束。” 谢文纯站起,瞟见到皇帝的脸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装作当初完全没猜到太假了点,“谢圣上。” 皇帝道,“谢文纯,你那篇“富民”的策论朕看了,写得不错,尤其是关于盐税那一段,很有见地啊。” 盐铁本均为大晋官府把持,但私盐贩卖屡禁不绝,尤其是东海四郡一带,朝廷政令几乎不通。谢文纯在那篇“富民”策论中就写道,“请君伐菹薪,使国人煮水为盐,征而积之,如此民富而国少劳焉。”,即允许人民采伐枯柴,煮海水制盐,由官府统一征购,抵部分税收。在古时王朝有此旧例,但大晋和前朝却都牢牢把持盐造,不肯下放。 谢文纯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