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香江_第214章 炒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炒作 (第4/4页)

。如果政府重视,给与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按计划投资便是,否则的话,便缓一缓。”

    如果企业自己的建厂的话,那必然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如果政府有扶植政策或者财政补贴的话,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确实是关乎未来发展的产业,总会引起重视,只是迟早的问题。”陈强倒是有些兴奋,道:“我觉得,明秀日报可以试试,先科普半导体技术,而后介绍半导体的发展史,欧美以及日韩公司的成功,如果港人感兴趣的话,便由明秀周刊刊出调研报告。”

    “那就这么办,另外,联系一些本港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员,教授,考察一番韩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呼吁政府予以重视。鲍叔,你来组织吧。”蔡致良补充了一句,顺便做了最后的结论。

    这便是寻找同盟了,缺经费的科研机构必然很乐意伸出援手,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成功了,那将是一笔可以维持数年科研的资金。更何况香港与台湾,韩国同属亚洲四小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问题,不过这需要时间,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越精细,也意味着所需时间越长。

    “一个月的话,那就到1月初了……”蔡致良估摸着时间,“可以,不过元旦之前,调研报告必须出来,不能再拖下去。”

    鲍国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点点头。

    蔡致良建议道:“一次写不完,调查报告也可以分期刊出。”

    蔡致良的意思,是尽快将半导体炒热。现在还是八十年代,他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得及布局。

    晚上,蔡致良与陈强、鲍国威,以及曹锦岭等一些人一起吃饭,至半夜才回去。李卫公的走出香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