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5/6页)
。 剩下的,也都是寻常的食材。 可是等到一动筷子,康熙就察觉出不同来。 御膳房的菜多有勾芡,看着油亮,吃着咸香,可是也容易腻。 四所的菜没有这样,更多的是原汁原味,也是另一种质朴。 康熙每样都尝了尝,不知不觉就吃了十分饱。 他撂下筷子。 平日里只是七分饱的,一会儿回了畅春园,可以四处熘达熘达,消消食儿。 大家也陆续放下了筷子。 康熙低头看了眼手边,一碗米酒。 颜色看着黄稠,跟寻常的米酒不同。 他端起来尝了尝,味道极淡,比膳房的米酒酒味要薄的多,不过当成饮品正好。 他看向九阿哥,道:“这个怎么同寻常的米酒不同?” 九阿哥带了几分得意,道:“这是儿子福晋根据书上的方子,叫人制的稠酒,听说是春秋时就载入史册的,用的老黄米,也不费粮食,这个还养胃,儿子喝着也不碍的” 稠酒。 康熙有些印象。 他看了眼九阿哥,不知道有什么可得意的。 这是董鄂氏在娘家时就琢磨出来的方子,当时是为了给新达礼跟齐锡俩解馋的。 那兄弟俩个,都好酒,却是都没有酒量,沾了酒就醉。 董鄂氏就按照书中的方子,叫人试做了不醉人的米酒。 大阿哥不大满意,两、三口喝光了,吩咐人再添一碗,而后道:“味道太薄了,跟浓米汤似的,喝不醉人,倒是能灌个水饱” 九阿哥不爱听这话,看着大阿哥道:“大哥您平日里也少喝些,别想着酒是粮**那还是穿肠药呢,不是好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