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赛当天 (第4/10页)
。投壶运动流传至宋时更热,更普及。北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这里的“射”指的就是投壶。大宋运动会的投壶场地就在玉津园。北宋汴梁的玉津园,是皇家的游赏之所,也是朝廷的射圃。另外,宋朝经常在这里举行与契丹使者之间的比射活动,称为“宴射”。 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一书中介绍了投壶的过程。投壶之前,先摆酒席。酒席要摆到客厅或者庭院里。酒席摆好,大家分东西两排站立,主人站在东边,客人站在西边,双方鞠躬行礼。然后主人向客人发出邀请,客人再三推辞之后,接受主人的邀请。如此这般客套完了,主人捧出一捆箭和一只壶,把箭发给客人,把壶安放到酒席南边,距离酒席大约两支箭或者三支箭连起来那么远。 投壶的核心环节是“投箭入壶”,但并不是想怎么投就怎么投的。在古代文人眼中,投壶的意义还体现在它如仪式般的流程中。标准的投壶从入场到比赛,都有固定的台词和走位,期间配以音乐控制节奏,最后饮酒庆贺,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仪式感十足。投壶经历各个朝代,玩法推陈出新、花样百出,司马光根据传统古礼,整理出一套标准仪节,并针对当时流行的多种投掷花样,简化并规定了投矢的官方样式。 此外,投壶用的壶是特制的,以金属或陶瓷制成。文献记载,壶高约40厘米,口径8厘米,腹高17厘米,容量5升。壶口两边还镶着两只空心的壶耳,名为“贯耳壶”。投掷的时候还要在壶中放置小豆,以防止箭矢投入后弹出。 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