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三百八十八章 报告喜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报告喜讯 (第4/10页)

于徇私舞弊,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所有这些都背离了科举和应试的初衷。原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反过来又严重地制约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陆垚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要考试的,这一点不会因为他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而发生改变,自己只能去接受。而且,这一点,应该说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苏轼和苏辙以及新认识的曾巩,也都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三个人的反应比起平淡的陆垚要显得激动得多。本来,陆垚觉得作为豪放派诗人的苏轼,对这种事情应该也跟自己一样,看得很淡定,或者说,这三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对于这一个小小的考试应该不会放在心上才对。

    显然,陆垚错误估计了科举考试对于每一个考生的重要性,就算是苏轼他们也不例外。即便他们能写出不少的诗词来,这百姓们也都把他们叫做大才子,但是一旦他们知道这大才子最后竟然都没有能够进入殿试,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宋代重文轻武,对于科举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全国上下的第一要务,即便是苏轼和苏辙还有曾巩再怎么对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有信心,但是在没见到榜上有名的时候,也是会有些紧张。

    当然了,在看到自己名字后,三个人在离开的路上也是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兴奋。其中,喜怒形于色的苏辙表现得最为兴奋,他已经开始猜测起赵祯会在殿试当中问他什么问题了。看到他的反应,陆垚倒是笑了一下,要知道,当年就是苏辙在殿试的时候面对仁宗的提问不卑不亢,甚至是说出了仁宗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