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五十四章 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 (第3/6页)

伯乐一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因为有胡夫子这样的伯乐出现才能让标点符号真正地使用出去,您当得我一礼。”

    “年轻人会说话,既然你这样说了,那老夫便欣然接受了,不过在传授之时我会说这是你陆垚所造之法。若是能将此法广传于宋域,陆垚你名留青史有望。”

    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苏轼又说道:“胡夫子,陆二郎的功绩还不止于此,您可知道您手中的书籍作价几何?”

    胡瑷还真的没有想过这本书籍的价格,买这本书的学子也没有向他提及。

    当苏轼提及之后他才注意到,这本书的纸质极好。

    北宋的造纸技术相当地烦琐,步骤足足有十几步之多。

    从选料开始,就需要上好的树皮和青藤。

    然后就要经过蒸煮、浸泡,剥皮,再将其晒干,随后还需要洗涤,选捡和打料制浆。

    这还不是最终的结果。

    还需要配水,配胶,捞纸,烘烤等一系列cao作之后才能把纸张给制造出来。

    工艺复杂不说,若是其中一步出错便前功尽弃。

    像这般造纸需要庞大的人工,价值肯定不菲。

    而陆垚造纸只需要四步,煮成熟料进行发酵,最后漂白,打捞,晾晒即可,也没有废料一说。

    这种技艺的成本比之前肯定会便宜不少。

    胡瑷手掌轻轻拂过纸面,感觉到细腻平滑,毫无粗糙感。

    而且纸张白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