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扩建 (第4/10页)
址在汴梁城阊阖门外,也就是今天的大梁门外。该店本无字号,店主人叫张手美,人称“张手美家”。该店对于水陆物产随时需而供应,每节专卖一种食品,京师人趋之若鹜,争相购买,有名于时。比如,元日(正月初一)“元阳脔”、寒食(清明前二日)“冬凌粥”、重午(五月初五)“如意圆”、七夕(七月初七)“罗喉罗饭”、中秋(八月十五)“玩月羹”、重九(九月初九)“米锦(重九糕)”。 “当时在汴梁宫城东华门有一家风味小吃店叫‘魏氏鲊铺’,因在东华门外,人们把他售卖的鲊叫作‘东华鲊’。”孙润田说,相传,宋人王时亨的外祖父徐公喜欢吃“魏氏鲊铺”所制的鲊,一次与客人共餐,派仆人前往买鲊。仆人不知道路就询问路人:“你知道‘魏氏鲊铺’否?”路人厉声说:“东华门外,谁人不识!” 现在我们吃到的火腿、东坡rou、涮火锅、汤圆、各式糕点等美食,都是发明或流行于宋代。 东坡rou又名滚rou、红烧rou,是江南一道传统名菜,相传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创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东坡是黄州的一块撂荒旧营地,苏轼在这里开荒耕种,亲近自然,自号“东坡居士”。因当地猪多rou贱,他才想出这种吃rou的方法。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rou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公元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汴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公元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知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