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正面对决 (第7/10页)
梢,依靠长棍甩动短棍产生鞭打的力量,传闻用好盘龙棍能够产生很大的威力,但真正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人实在不多。盘龙棍还有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之分。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中间用铁链链接,在打仗时可以握住较长的一头,用较短的一面击打敌人的马蹄,使之丧失战斗力。后来习武人为了方便,经过改进,两节变成一样长短,这就是小盘龙棍,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双截棍。赵匡胤使用的兵器是大盘龙棍。在清流关战役中,赵匡胤携带盘龙棍亲赴战场,并一棍敲死南唐奉化军节度使得脑袋,大败南唐军,这就是赵匡胤武艺高强的表现。在赵匡胤一生中,盘龙棍始终陪伴左右,南征北战。见证他由后周小将一步步称为大宋开国皇帝。 红拳产生于文化源远又独具特色的关中,而盘龙棍在红拳拳系中被看作密之又密的棍术器械。红拳的盘龙棍与赵匡胤的腾蛇棒应有一定的渊源。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大梢子棍(连挺)就已用作兵器,因此盘龙棍(大梢子棍)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之说有托名之嫌。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大梢子棍逐渐演变成一种在实战中具有很大威力的兵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墨子·备城门》记载:“二步置连挺、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梢子棍和文中介绍得“连挺”比较相似。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连挺,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可见梢子棍的使用比宋太祖赵匡胤时期要早很多,由此可推断梢子棍并非宋太祖赵匡胤所创。但是,至少在宋代,源自农具的梢子棍已经成为兵器。宋仁宗庆历年间,杨偕曾向朝廷进献自己制作的铁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