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五十三章 阵型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阵型的选择 (第2/10页)

才迎来了辉煌。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结束之后,随着国际足联正式公布足球历史上第一份世界杯的技术报告,人们在这份技术报告中发现在中场能够获得优势的球队往往能够占据获胜的先机。这种全新的概念完全颠覆了不少主教练对于场上排兵布阵的思维,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进一步从前锋位置转移到了中场之上。当时世界足坛主流的阵型打法还是442平行站位,人们认为如果不在后场堆积四个后卫的话将会在比赛中暴露出过多的空档;不过在1986年世界杯中阿根廷的夺冠让不少足球教练认识到舍弃一位后卫换上一位中场球员的重要性,从此之后352阵型逐渐深入到世界足坛各个联赛之中,并且在世纪之交之时达到了最鼎盛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罗马队曾经凭借着352阵型拿到过意甲联赛的冠军,而那支拥有3R的巴西队也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也凭借352阵型成功登顶。

    当352阵型第一次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便是采用的平行站位,这套阵容的组成条件为后防线上一个门将和三个中后卫,前锋线上包括两位前锋(一般是一高一快),而中场位置上便由三位中前卫以及两位边前卫所组成。352平行站位阵型对于中场的覆盖率是非常之高的,同时由于两位边前卫的存在也能够有效保证进攻时边路的冲击力,而且在防守的时候两位边前卫也可以迅速回到后卫线成为两名边后卫。

    在352平行站位因为防守的不稳定性而逐渐遭到淘汰之时,352双后腰阵型便应运而生,相比于因为中场过于压上而导致中后场空档巨大的352平行站位,352双后腰阵型在保留两位边前卫的同时将两位中前卫撤回改造成双后腰,而仅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