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不要跟我李哥谈成本!朱八三名言录 (第5/6页)
。六百匹战马怎么买,你们先给我出个章程。事情办好了,我送你十门好炮。办不好,一两门最多了。 那是!那是!朱八三点头哈腰,急忙答应了。 李建安道;行了,先回去吧。 当下,众人回归千户府。 晚上,朱八三和陆把总几人在客房里,拿着纸笔,计划买马的章程。 缺乏战马,一直是汉族政权的心病。 本来大明朝有几块不错的养马之地,比如塞上的大宁,关外的辽东诸卫都是盛产良马的。 这些地盘丢失后,朝廷在宣府与陕甘开办马场。 后来鞑靼瓦剌常年入寇,马场多次损失,不得已,只好在腹地设立马政。 弘治年间,朝廷在山东设立马政,专置马户养马。 到了正德年间,撤裁各地马监,转而派文官来管理。 由此,山东马政在大明朝占据主导位置。 朝廷在山东济南府的四个县,都有大马场。分别是乐陵、阳信、海丰、沾化四县。 为此,朝廷还设立提督军马衙门,挂在兵部名下。 随着腐败加深,马政成了马户的祸害。 原本马户是共养制,十几户养一匹马。这样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给马匹喂好料,马匹死了大伙一块赔。 后来实行专养,然而马场克扣草料银子,马户为了养马,不得不节衣缩食,忍饥挨饿。 一旦马死了,不是卖儿卖女赔偿,就是跑路逃荒。 跑不了的,那就是登高一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