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2 (第2/4页)
受到孤立却是难免的,个别人想不开自杀也是有的。),同时赤色党的宣传机构也在大学这个很好的战场上得到了反复的锻炼,而不致像历史上那样变成后来人称“战五渣”的废物胡卫东当年曾在日本留学,同时又是一个资深的苏粉,当初访苏期间更是跟苏联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因此他进行的教育改革当中不可避免地有着日本教育与苏联教育的影子,其中后者尤为明显。 对于日本学校中长幼有序的现象,当年出国留学时年纪还小的胡卫东十分反感,但日本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却很受其推崇,而且日本的学校社团门槛不高,哪怕是家里没钱的穷人子弟也能参与,这无疑远比西方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比起漫画、音乐等艺术类的兴趣社团,胡卫东对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体育类社团更加重视,尤其是当中的三大球等团队项目,而作为一个喜欢看球、也喜欢踢球的足球迷,胡卫东很自然地将其作为了推广的重点。当然这也不全是出于个人爱好,足球运动每场比赛有整整22人参加,一队就有11人,可以说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主流运动,同时身体对抗十分激烈,一旦能够推广开来,十分有利于提高中国人相对较差的团队意识和身体对抗(“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文化传统影响太根深蒂固了)。至于足球场,的确是个问题,但现在的中国孩子可没有后世的独生子女那样娇贵,哪怕是不长草的土场,他们一样可以踢得很开心 第四百四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与日本教育相比,苏联教育最被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