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1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4 (第4/4页)

防御作战经验也最丰富的十五军进入正面战场配合**作战,其他部队仍以敌后抗战为主要对日斗争方式,而国府则同意彻底放开对各大根据地的封锁,胡卫东在国外先后花费了一亿多美元的巨款采购来的无数机器设备与原料器材终于可以运回根据地了,其中超过九成都运到了中原边区,使其迅速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工业区,其中军工科研与生产能力更是突飞猛进,而且原料供应至少在品种上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这对于未来艰苦的抗战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德国也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钨,虽然晚了一点,但由于国府的长期封锁,闽赣粤边区尚有不少存货没能卖出,一下子全被德国派出的代表高价收购,这还不算,为了弥补时间的损失,德国方面甚至还派出技术人员帮助闽赣粤边区的钨矿与炼钨厂提高产能,同时要求国府将国统区采出的钨砂也全都运到闽赣粤边区至少炼成钨精粉后再统一装运回德国,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有限的运力和时间,客观上这种合作多少还促进了两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钨的解决足以冲抵那笔订金,因此胡卫东继续故技重施,要求德国像当初一样再次先给钱,直到协议中约定的那批设备机器中的一部分运到中原边区后,胡卫东才将青霉素的相关技术转让给德国,而那笔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定金则要等到那些设备机器全部送来之后才会归还,以免德国赖账。

    希特勒对此自然十分生气,但是青霉素只要在开战前搞到手就可以了,其实也并不是很急,而那一千五百万美元,对于国力强盛的德国来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