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4 (第2/4页)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超强的装甲能够生产出来,是因为有超越时代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材料,强大的新型火炮同样是基于新的材料,这一切一切的技术进步,都无不需要有材料技术作为基石。但是深知材料科技重要性的胡卫东却无法现在就让边区科研的重点转移到这方面,因为中国目前科技人才实在太少,而材料科技见效又太慢了,好在目前已有的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别人想要偷学也不容易,而且还可以设法从国外引进一些。维持一段时间的优势应该不难,等到中国赶走了鬼子,在全国范围内把义务教育体系推广下去之后,再调整重点加强新材料的研发也来得及…… 不过边区也不是什么材料都不派人研究,除了那些根据胡卫东记忆里炮钢与装甲钢配方工艺衍生出来的新合金之外,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课题。但是由于胡卫东对此只有简单的了解,冶金与材料方面的人才又十分匮乏,直到38年12月才发现了第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稀土永磁材料。不过,突破口一旦打开。新的成果就很快源源不断地涌现了出来。有了超强的永磁体材料,原本只能制成小型发电机的永磁式发电机登时可以造得更大了。新出产永磁式发电机的平均单台装机容量很快就超过了3000千瓦,再后来更是达到了5000多千瓦…… 虽然单位装机容量的生产成本始终还是高于励磁式发电机,但是生产速度却快了何止十倍?计划经济模式不太需要算经济账的特点因此再次体现出了优势,靠着近乎疯狂地生产中型永磁式发电机,中国的年发电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