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1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4页)

就拉开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产坦克

    有了历史上的教训,胡卫东对这位未来的发动机奇才自然倍加珍惜,不但少有地亲自介入争论、支持了吴仲华的观点,而且特别批准他这个还未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喷气发动机之父”弗兰克。惠特尔领导的喷气发动机课题组学习,也算是重点培养了。胡卫东顺便还作了回月老,将吴仲华现在的同学、将来的妻子,后来同样成为优秀航空专家的李敏华也调入这个项目,免得这对鸳鸯分开太久而劳燕分飞……

    对于坦克,胡卫东不像飞机那样重视,因为坦克装甲车少了没多大用,多造的话却拿不出那么多优质钢材,但是兵工厂一直都没有停止坦克的仿制和自研,由于下拨经费与材料一直不足,技术水平并不先进的日系坦克反倒成了最合适的模板,而马仲英“装甲骑兵”的构想对边区自产坦克的设计思路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鬼子的九五式轻型坦克丑得要死,但基于“装甲骑兵”的要求与兵工厂的现状,以此为模板却无疑是最合适的。九五式轻型坦克不但速度快,地形适应性也非常出色,尤其是它的爬坡度居然达到了难以置信的40度,而一般来说超过30度就算是合格、超过32度就算是优秀了,这显然是鬼子针对中国战场而特别设计的,自然也特别符合中**队的实战要求。

    按照“装甲骑兵”的要求,坦克装甲车只要能够防住步兵武器的射击就行。但是兵工厂的技术人员还是尽量在不太影响坦克机动性的前提下加强了装甲,尤其是新型低合金钢的广泛使用更是帮助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