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7 (第3/4页)
国的整体工业实力就更非当时可比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胡卫东才敢于提高外资进入的门槛,想来投资可以,但必须对中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是中国尚未掌握的科学技术,也可以是先进的管理或者经营方法,类似后世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想要进来,那是门都没有。而如果确有中国急需的技术或者其他资源,解放区乃至后来的新中国政则会给予超规格的优惠条件,这一条同样适用于国内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福特公司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是可以享受到不少优惠条件的,但这些顶级的工业巨头来华投资的话,技术含量本来就不会低到哪儿去(。) 第四百四十三章 公平竞争 除了单一所有制的企业,股份制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这个比重肯定还会越来越大,对于这些“公”还是“私”相对较难界定的企业,胡卫东确定了只看控股股东的基本原则,但后来大家很快就发现股份制企业有别于单一所有制企业最大的不同只是信息公开,另外募资也相对容易,其他并无大的区别(股份制企业更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但往往内耗也多,单一所有制的企业只要经营得好,未必就比股份制企业差,特别是在企业规模还不算大的时候。)。事实上。除了烟酒等几个国家不允许其他所有制经济介入的垄断行业之外,解放区乃至未来新中国的所有营利性企业(注1)全都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绝大部分营利性国企在政策上并不享有任何特别的优惠。而这就是胡卫东在那次长谈中所说的“同等条件” 但这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