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2 (第2/4页)

国保密,第一代消音瓦并没有在“明”级潜艇上面应用,但后来的中国潜艇性能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消音瓦绝对功不可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除了海航和潜艇,“飞潜快”中的“快”也没有被忽视,虽然有了潜艇之后不再需要鱼雷艇冒着极大的危险袭击敌人的大中型军舰,但中国海岸线那么长,即使只为了防范走私和偷渡,也至少需要几百艘巡逻快艇,而且以导弹研究的进展来看,用不了几年,中国就将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了……

    注1:不过早期的模块化建造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产流程中很怕干扰,因此历史上已经开始遭到盟军疯狂战略轰炸的德国应用的效果并不好,但对于目前和平安定的青岛潜艇工厂来说,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第五百一十八章 陆军武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下半年之后制造的快艇基本上都是速度奇快、而且适航性也更好的水翼艇,仅以航行性能而论,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快艇也不为过,而且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中**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继续改进。

    由于空闲的船坞有限,而且西南战争仍在持续,占用了大量军费预算,因此“飞潜快”之外的其他舰种每样都只有一艘在造(不过因为越小的军舰造得越快,各种舰型的比例倒还是较为合理的,重点建造的潜艇与快艇除外。),纯粹是作为技术储备罢了。

    与空军海军相比,陆军的技术装备按比例来说相对要小得多,但军工建设在1940年同样取得了惊人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前一年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