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2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7 (第3/4页)

那位名义上的中国领袖蒋委员长倒是对德国较为亲近,奈何他的实力不足。话说虽然赤色党在宣传上依然尽量隐藏实力,但以德国人对于动员能力的深刻理解,他们只需到根据地里随便走走,就能估计出赤色党可能动员的极限兵力,绝对不比那位蒋委员长手下的兵马少,至于战斗力,赤色党军参加抗战后的杰出表现足以说明问题日本人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这两次遭逢大挫对于其国际上的地位产生了多大的冲击,想要完全挽回不利影响是不可能了,但如果能够夺回青岛,至少面子上总归要好看一些,更重要的是,之前战斗中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坚不可摧”的表现让日军大本营多少保留了一点信心,他们相信只要这两艘巨舰还在,敌人就绝对不可能守得住青岛这个沿海城市而另一方面,华北航空总队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光是自己的飞行一师就损失了近百架飞机,其中以三菱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损失最大。派出去整整33架,回来的却只有6架,其中携带鱼雷的那25架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对此胡卫东深深自责,早知道鱼雷轰炸任务的危险性那么高、技术难度又那么大,他宁可让这些飞机都带航弹了,哪怕炸不沉战列舰。也可以在损失相对较小的前提下炸掉几艘巡洋舰、驱逐舰,好歹强过让那些飞行员无谓地牺牲确实,航弹威力虽然不如鱼雷。但投弹时被防空火力击落的概率却要小得多,其中24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虽然冒险降低了投弹高度,但鬼子的大口径高射炮既没火控雷达、又没近炸引信。命中率实在不怎么样,而且这些飞机只发起了一次攻击,丢下炸弹后就直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