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3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1 (第2/4页)

在设计图纸由胡卫东提供的前提下,所以只说生产不说设计。),至于完全换装并统一后勤标准,编成一个有着完全战斗力的装甲集团军,则还要等上510年。而想要像历史上冷战中后期的美苏这两大超级大国一样拥有数以万计的坦克,那就更加遥远了但就在胡卫东为自己不能早日看到这一天而感动遗憾的时候,远在美国的毛泽民却突然发回了一个令他欣喜若狂、甚至一度因此有些患得患失的特大喜讯注1:书中的标准是工人(含矿工和农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3倍以上,这一标准只适用于大国,小国因为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部门,只能根据劳动生产率来评判工业化程度,后面“初步工业化”标准与此同理。

    注2:以中国当时的人口总量,将全世界的经济总量全都集中到中国,才能勉强让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何况现实中无论如何也只可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来发展经济?事实上,考虑到当时中国不足30%的识字率(因为民国时期缺乏可靠的统一数据,因此对于平均识字率到底是多少一直都没有定论,30%是最高的一种说法,但更多的说法中识字率却都只有15%,甚至不到10%,也即是说全国有初小文化的总人数不到1亿人,而小学读完了、或者有同等学力的也就几千万,这一比例甚至不如清末。),光是普及教育就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因为第一代人只来得及将教师的缺额补足,由此来推算的话,哪怕中国可以一直无限量地免费获得同时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机器设备,中国也至少需要两代人、也即是3040年时间的努力才能成为发达国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