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25节 (第4/8页)
的人了,在这个平均寿命三十岁的时候,已经算是年纪不小了,再加上始皇帝的父亲大父都颇为短命,朝堂上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已经有了一些不平静的征兆。 这次焚书的建言献策,看似是法家主动出手打击儒家,可实则,却也是法家的无奈之举。 法家的重心一直都在君王身上,他们揣测着嬴政的心思制定秦律,为嬴政出谋划策,也由此得到了嬴政的器重,随着嬴政一统天下而法家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很快就代替墨家成为了当今世上唯一能和儒家叫板的显学。 法家众人也对此十分得意,认为在他们这一代的努力下法家必定能压得儒家翻不了身。 直到近几年,始皇帝年纪大了,为首的几位公子也已经长大成人踏入朝堂,法家大臣这才惊觉,这些年纪大一些的公子竟然学的都是儒家!他们法家只看到了如今的君王却没有关注下一任君王。 顿时法家大臣们就开始着急了起来,匆匆寻找诸位公子之中有天资能竞争下一任帝位的人,可论起教书育人,十个法家加起来也不是儒家的对手,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公子,甚至天资比较出众的公主,早就都已经学了儒家。 法家四顾一看,竟然没有可以挑选的公子公主了,无奈之下只能挑了当时还最受嬴政宠爱的公子胡亥教导。万一他们陛下也和赵武灵王一样年纪大了之后心疼小儿子,把帝位传给最受宠的小儿子呢? 可惜天不遂人愿,没过两年胡亥就失去了嬴政的宠爱,从此成了一个诸公子之中的边缘人。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明面上还是法家靠着始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