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479) (第16/18页)
却还要继续岁月蹉跎。 “恐怕也未尽然吧。”旁边有一人忽然插话。 解一贯打量来人,见对方不过二十余岁,同是举子装扮,容止有度,温文尔雅,抱拳施礼道:“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不才铅山费寀,亦是落第之人。”费寀欠身还礼。 旁边有识得费寀的士子讶然道:“费子和你也落第了?铅山费氏家学渊源,又有令兄鹅湖先生言传身教,怎还名落孙山?” “原来是鹅湖先生手足,我等失敬。”解一贯与麻璋齐齐见礼。 费宏,字子充,号鹅湖,出身铅山费氏,少有才名,十三岁中信州府童子试文元,十六岁中江西乡试解元,二十岁殿试状元及第,确是士林后辈仰望的存在。 费寀连道‘不敢’,又对熟识人回笑道:“家兄官秩不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空有满腔才学于我有甚益处?我如何不能落榜?” 话中有话?麻璋与解一贯四目相投,俱从对方眼中看出些疑惑来,麻璋道:“费兄方才之言,似乎对小弟落榜另有高见?” “非只兄台,我等俱是一般,”费寀行至榜文前,一一点指其中人名道:“泌阳焦黄中,当今次揆焦阁老公子;均州刘仁,刘本兵公子;合水韩守愚,银台公子;重庆刘鹤年,刘宗伯之侄,如此种种,诸位还不明白么?” “原来俱是当朝显贵子侄登第,罔顾我等寒门士子!” “科场不公!考官不公!我等不服!!” 贡院前立时鼓噪起来,其实往年科场均不乏大臣子弟,弘治朝刘健、谢迁、王恕、许进等人的兄弟子侄皆是亲眷在任时登科,谢迁甚至还是儿子殿试时的阅卷官,当时纵传出些闲言碎语,大家也都听之任之了,只不过如今榜文才贴,众举子方知落第,正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