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北地烽烟 (第5/6页)
,这也归功于云长对汉末历史比较了解。 对于绝大多数后世人而言,段颎并不像关羽那般令人耳熟能详,甚至很多熟悉三国历史之人,可能都不知道段颎。 然而若提起贾诩,相信熟悉三国之人都清楚。 《三国志》中有段关于贾诩的记载非常有趣,其中写到贾诩在辞官回乡的途中被氐人所抓,同行数十人皆遇害,唯有贾诩说道‘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氐人因畏惧段颎威名,甚至不敢仔细盘问贾诩之言是否真实,就与其歃血为盟,并且恭恭敬敬将其礼送出去,贾诩也因此逃得性命。 云长后世读三国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个记载才去了解段颎,了解过后才知道,段颎究竟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名将。 羌人之乱,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东汉朝廷,东汉之所以到了后期财政空虚,很大原因就是羌人的反复叛乱所致。 羌人将近百年断断续续的叛乱,把大汉搅得不得安宁,就如同寄生虫般,不停吸食着东汉朝廷的鲜血。 然而,自段颎成为护羌校尉以后,与凉州羌人各部交战整整十年,期间共一百八十战,斩敌首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骡驴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用费四十四亿,军士战死却仅有四百余人。 特别是建宁二年那一战,段颎率领田晏、夏育、冯禅等以寡击众,斩羌人一万九千人,招降四千人。 东羌自此元气大伤,与覆灭无异,段颎活着的时候,再无羌人胆敢叛乱。 直到段颎死后,羌人才再度叛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