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九十节 红薯万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节 红薯万能 (第3/8页)



    整个淀粉车间的工序和工艺流程是罗铎搞得,但是投入生产之后大家才发觉这淀粉厂实在太费水了,排出来的废水又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成份,对文澜河污染很严重。以至于有一段河面淀粉车间一生产就会染成白呼呼的,象淘米水一样。田九九对此很是头疼,理论上。淀粉厂的废水可以用沼气池发酵的方式来处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这是一家工厂厂,不是个作坊。差不多每处理100公斤红薯就要消耗300公斤的水。废水的排放量是惊人的。田九九只好继续沿用沉淀池来进行初级处理,沉淀出来的高浓度废水再排入沼气池发酵。上层的较干净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这点污染程度在雨季文澜河的流量足以完成自净,到了旱季就很难说了。”

    “没事,先将近着。”马千瞩看了他的废水问题的处理意见之后这样说,“以后技术条件成熟了再改造就是。”

    “不仅是污染的事情。”他继续向马千瞩陈情,“而是太费水。为了向保证红薯加工厂的用水量,水厂还得再扩建。”

    马千瞩当然不想为红薯加工厂来扩建水厂。于是田九九就提出了新的方案。在食品厂建造一套水循环处理二次利用系统。主要是循环利用洗薯阶段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简单的化学处理之后重新使用。预计可以节约40%的用水量。

    “一盆脏水反复洗?”

    “当然不是,要经过处理的,再说也不是无限循环利用,循环几次之后就得换水了。”

    洗红薯的废水主要是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红薯皮、草叶之类的物质。与后面淀粉工序上的废水不同――含有的有机质成份很少,使用沉淀的方式就能除其中的绝大多数杂质,再经过一个简单的沙滤器就能重复使用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