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2 去国子监? (第2/4页)
听到贾政如此说,王夫人也觉得有些为难。 “做个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总好过呕心沥血,早早的熬坏了身体,我可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王夫人抹着眼泪道。 读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的科举,那更是跟鬼门关差不多。 虽然科举只考量八股文、四书五经,可历经了一千多年的考核,四书五经都被考官翻烂了,考烂了。 所以这些考官们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专挑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考题来为难考生。 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还是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上。 所以才有三十少进士,五十老童生的说法。 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考,首先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门槛,考过了才有资格进入县学和府学。 考上秀才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还要进行乡试、会试、殿试。 而且这乡试、会试、殿试还不是一年一次,而是三年一次。 乡试也叫做秋闱,考上了你就是举人老爷,就可以做官了。 所以范进考上进士,从一介白身,跃升成为吃皇粮的官老爷,突然发疯也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的会试,又称春闱,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主考官。 主考官的位置非常重要,往往需要朝廷当中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 这个主考官是个肥差,也是个名利双收的好差事,成为主考官,当年的考生就可以称作你的门生。 日后万一里面有个有出息的,成为当朝的内阁首辅,不说能提拔你,也能让你的子孙后代有个出路。 官场就是这样,官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