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第4/6页)
武共度时艰,本官请客,也只好拿这些高产一点的鸡、鱼搪塞。 刚才我也看到了,大家吃到这种新鸡时面露难色,但是本官告诉你们一个消息:这种鸡产rou高于土鸡数成,生长时日也短得多,也一样可以散养。普通佃农家稍微养上三五只,也不用cao心饲料,让鸡自寻虫蚓就够了。 至于这种鱼,大家也知道其rou质鲜美、rou厚少刺,而且从产鱼籽算起,不过五个月便能长成。wap. 这都是本官委托福建海防郑总兵家、与海外红夷商人贸易来的良种,原产地可以追溯到当年郑和下西洋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竹步’。这些鱼可以适应微咸之水,却不能完全在海中长期生存。 这万里迢迢弄回来,可是要连着竹步的淡水一起运,中间途径天竺和满剌加还补充换了两次淡水、前后半年多,来之不易呐。 不过,本官今日要为平刘希尧、蔺养成筹措军粮,所以给诸位一个机会,谁更能响应朝廷号召,这些良种将来就优先给他们培育。 除此之外,本官还带来了如今在福建已经有不少地方引种的红夷土豆、玉米。我看这湖广之地罕有人种植,本官就帮人帮到底。” 沈树人提到的“竹步”,就是后世东非索马里的“朱巴”城,郑和下西洋时纪录的译音还是“竹步”。 同知大人提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一些心思比较活、能理解新物种引进好处的豪绅,立刻就动摇了。 若是未来能提前养殖高产作物,眼下这两年放弃一些佃租、或者多给官府摊派一些军粮,总的算下来还是赚的。 至于那些红夷原产的农作物,虽说福建就有,但这些本地豪绅多半也没能力组织船队去福建进货,沈树人给他们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