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1/4页)
三两片嫩绿的小叶,甚是可喜。 从江左而来的使者一行坐在颠颠儿的牛车上,着实生出些大开眼界之感。 这本该是常见的景象,众人虽然出身不错, 也见过百姓春耕的样子, 但放在硝烟四起的时下,这副寻常的景象竟是只有梦中才会出现的了。 领队的正使是个风仪雄健的年轻人,弃了宽袍大袖, 只穿如今北地风行的窄袖短裾,一脚踏在车辕上, 举着酒壶往嘴里倒,随着风中传来的歌声轻轻击节。 向导出自北地望族崔氏, 朝廷南渡, 崔氏的根基却在北方,家大业大, 不便离开, 崔氏家主做主让族人留了下来,建起坞堡抵御流民军。 自从朝廷抛弃京城南下, 陈氏皇族可谓大失人心,这位出身崔氏的向导见正使这般情状,心中鄙夷不已。 都说中原衣冠已尽随朝廷南渡,难道朝堂诸公就是这等醉生梦死的模样吗? 难怪要丧家之犬一样逃过河去! 他四下观望,看似随意地握着手中的刀柄,心中的忧虑有增无减。 陈氏既已逃往江左,北方早已不认陈氏的招牌了,崔氏财雄势大,家主英明睿智,又值时局纷乱,本应大有可为,谁知又冒出一个赵文英来! 起初,谁眼里看得见那个商贾家的残废女儿?那会儿流民蜂起,光是率众聚乱的流民帅里,有名有姓的就不下数十个,世家据坞堡自守,朝廷的刺史太守等也闭城自保,只等着他们自相残杀完了,再出去捡便宜,可谁又能想到,草莽中竟能孕育出那样的人物? 赵文英这个名字在如今的北方称得上妇孺皆知。 她本是平江郡富户之家的女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