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_第217章 兰亭序(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兰亭序(上) (第5/5页)

    于飞点了点头,这他当然知道。

    ,又名、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游玩时做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王羲之写完后,曾试图重写几篇,以达到更好境界,但都比不上原本,王羲之大喜,将之妥善保存,作为传家之宝。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已经是天下闻名。智永死前将交给了他的**辨才和尚。唐太宗极其推崇王羲之的真迹,命令手下四处搜刮,一听说真迹在辨才那里,便多次索取,可辨才守口如瓶,多次声称真迹不知下落。

    唐太宗便派同样对书法有所研究的萧翼去和辨才套近乎,寻机取得。与辨才搞好关系后,萧翼趁机要求欣赏,辨才没有防备,就拿了出来。萧翼说:“好啊!原来真迹真的在你手里,你这可是欺君大罪!”随即掏出了唐太宗的圣旨。

    为了保命,辨才不得不交出了。太宗大喜,准备把它作为殉葬品,在他死前又命人描摹了几本摹本,分给王公大臣,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一睹的风采。

    五代温韬盗昭陵后,盗取文物清单内却没有原本。这么一来,原本其实葬于乾陵(武则天陵墓)这么个不入流的说法也就开始有了佐证与市场。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

    但是此后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

    于飞会脑子发热为了去换一幅临摹的吗?(。)

    第217章 兰亭序(上)在线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