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1939-1941)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0/14页)

的协助下,违背凡尔赛条约,偷偷地进行了武装及训练。纳粹党攫取政权后,尽管它与俄国的联系中断了,然而其重新武装的行动更为加紧,并且公开化了。可是二十年前这个国家被解除了武装,七年前,比起盟国来,它仍处于软弱无力的状况。问题是:这个差距在什么程度上已被希特勒赶上了?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战斗力量是个大规模的工业进程。它需要物资、人力和时间,不管政治领袖们做出什么样夸夸其谈的宣告。

    根据本观察员所搜集的事实,可以得出两个有趣的初步结论:

    1.纳粹德国还没有把差距缩短到足以对英、法发动一场战争。

    2.这个政权并不是在全力以赴地消灭这个差距。

    底下五页包括十年来德国工厂生产、工业扩展以及机器和物资生产的数字——和他读到的许多情报方面的报告大不一样。他的资料主要来自他自己的阅读及探索。他将这十年来法、英、德三国的全国生产总额以及陆、海、空军力量作了比较。这些数字——按他排列出的——表明除了空军外,其它各个方面在作战上都处于劣势,而他们也并未十分加紧推动工业生产以迎头赶上。与世界公众舆论所传闻的正相反,德国并未拚命积累武器,这一点只要将其工厂生产能力和产量数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顺便描述了平日在下班时间后,斯维纳蒙台海军造船厂的静寂荒凉。在潜艇——德国海上作战的关键——的建造上,他们甚至没采取两班制。他还论证说,当前在英国加快飞机生产速度并从美国购入飞机的情况下,德国的空军优势很快即将消失。至于陆地上的战备,从城市街道上走过的大批士兵来看,确实很可观;然而数字证明,仅法国一国即可以在战场上拿出人数更多、训练更久并且装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