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1939-1941)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3/14页)

中举了许多例子。他指出希特勒本人首先就是靠在政治路线上急剧倒转而上台的——和他的死对头弗朗兹-冯-巴本1做了交易。

    1巴本(1879年生),希特勒上台前德国总理。

    他把复写纸撕碎丢进纸篓,把报告的正本和两份副本揣在衬衫里,和衣倒在那张红皮躺椅上睡着了。他睡了不久,很不安宁。等他睁大眼睛时,太阳正从树梢间射进微弱的霞光。他冲了淋浴,穿上衣服,把报告又读了一遍,就从绿林区到威廉大街走了五英里,一路上还思索着这个文件。比起他曾研究过的托莱佛的报告来,他这份是对全面战略的冒昧的探讨,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和职位,也正是海军作战部长所亲自告诫他不可写的“德鲁-皮尔逊专栏”1那类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他是根据事实来写的。他已经送出若干份象基普那样的技术性报告。他还打算写一篇关于斯维纳蒙台的报告。纳粹德国的战斗准备是朝不可知的领域的一次探险。在军事学院的讲习班上,只要将级以下的军官谈起“全球战略”教官就会很不客气地加以讥笑。问题是,如今这个报告已写成了,是把它送上去呢,还是丢在一边?帕格-亨利曾经写过不少这类文件,后来又撕毁了。他不断有一种超越例行公事范围的倾向。结果可能很好,也可能是灾难性的。他主动写的那份关于军舰防雷隔堵的备忘录就曾使他从早应分配海上职务的名单上除了名,被安插在柏林。作为军械局的成员,那份报告至少还在他本行范围之内,而在外交和全面战略方面,他却是个无知的新手。福莱斯特上校对德国的情形很熟悉。他老早就把亨利的意见看作胡说八道,推到一边去了。帕格又试着同代办谈一下,对方唯一的评语是微妙的一笑。

    1皮尔逊是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