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_第九十二章 兹事体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兹事体大 (第3/5页)

心照不宣,简在帝心。

    当然,提及变法一事,也是试探崇平帝。

    值得一提的是,王朴的《平边策》也只有寥寥几百字,然而字字珠玑,所定之方略,先易后难,取南唐财赋之地,或有后世之人言,就这?我上我也行。

    然而就这,世宗柴荣深以然之,以之为国家方略,北宋就完整执行了此方略,但是……至高梁河车神,幽云终究未复。

    收复河湟之地的王韶,书就的《平戎策》,如以宋史记,也没有长篇大论,都是切中肯絮的拙朴之言。

    崇平帝沉吟了下,看着对面道:“舆图、方志以及敌虏之细情,皆在兵部职方司,晋阳,你让夏侯莹协助贾珩入司收集图文。”

    贾珩闻言,拱手道:“谢圣上。”

    崇平帝见此,也摆了摆手,似是神色疲惫,说道:“晋阳,送贾珩出宫。”

    目送贾珩以及晋阳长公主离去,崇平帝面色幽幽,轻轻叹了一口气。

    变法图强,谈何容易?

    如今的大汉,朝廷三党之争事烈,虽被他以强势弥合,但如欲变法图强,重定经纬,正如贾珩所言,利受其害的士绅官僚,势必沸反盈天,若再得野心之辈串联……社稷危矣!

    说来说去,还是军权,四王八公……

    崇平帝目光明晦不定,在心头盘算着,如果以贾珩袭宁国之爵……

    愈想愈是妙不可言,贾珩是宁国旁支,如果袭爵,势必不能见容于贾族,不能见容于武勋,更可分荣宁二府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