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干行(02) (第2/6页)
妨,能听到此等绝妙的诗句,领略此等风光,已然不虚此行。」 他看了一眼李襄,目露欣赏之色道:「我名为李安,长安人士,因避安禄山寇据西京之乱,先是阖家逃至成都,后受家父之命,南下江陵整顿祖业。」 此人自称李安,而身后二人,一为长子李趟,二为家将季广琛。 有唐一代,虽然以文治国,但也十分重视武艺,贵族豪家纷纷豢养武士,统带私丁,名为家将。 据说各镇节将,动辄千人万人的私丁,兵将兼有,却非为朝廷编制,只听从家主命令。 本来白身是没有资格置家丁的,但自从开元初年,朝廷开了卖官鬻爵的先河后,买官攀比便蔚然成风,只要一个从九品下位陪戎副尉的武散官衔,便可以蓄养十名带甲私兵,而不受朝廷问责。 以此类推,自开元中,鬻爵高低,私兵强弱,早已成了财富和权势的象征。 李安说自己是长安人,但却在蜀地,江陵各有家訾,还有一看就武艺高强的家将相随,身份只怕是非富即贵,况且在言语间还颇有招揽之意。 不过李襄倒是不在意这些,反正对他来说都是些古人而已,若是听到马云、马化腾带着保镖在船上邀请自己,他早就顺杆子往上爬,混进人家的公司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不过在古代,即便是当时天下的首富出现在眼前,李襄也毫无实感。 所以他避而不答,就和李安聊了些时事,诸如安禄山叛军如何攻陷潼关,皇帝竟仓皇出逃等等……李安也没有丝毫不耐烦,一一解答,宛如亲身经历,倒是一旁是其子李趟面色不愉起来。 天宝十五载,乃是天朝上国大唐由盛转衰最重要的转捩点。 因为在这一年里,范阳、平卢、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