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第2/17页)
主张,他不想在中介人的办公室对面而坐、搞得像谈生意。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孩子的生命,不是一套房子或一批布料。他们提前到达约定的咖啡店,选了最里侧不引人注意的沙发座。坐了不久,中介人小陈如约而至。 “真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小陈赔着笑坐下。 “那孩子呢?”少晗问。 “应该就快到了。”小陈说着摸出手机,“我问问他。” 放下手机,小陈又开始不厌其烦地宣称他们机构提供的收养协议是绝对合法、公平、公益的。少晗抿着咖啡,脸上不露痕迹。 又过了一刻钟,送养人终于出现在咖啡厅的玻璃门外,推门时脸上露出一点吃力的懊恼,店员及时上前帮他开门,那男孩向店员报以孩子气的微笑。 提前看过送养人的照片,杨知谊对这男孩的美貌并不陌生,但当平面肖像变成鲜活动态,夹着一丝冷风轻快地走进咖啡店的暖色灯光里,他仍然感到全新的讶异。 “小陈哥。”那男孩向这桌上他唯一认识的人打招呼。 “晓淇,介绍一下,这是收养人:杨老师和次老师。” “不用这么客气。”杨知谊笑道,“杨知谊,次少晗。” 那孩子脱下手套和他们握手,“我叫单晓淇。”他笑起来双眼弯成甜蜜的弧度。杨知谊忽然明白了他的讶异从何而来:这孩子身上丝毫没有一个未婚先孕的少年“应有”的愁苦和羞耻。 单晓淇在他们对面坐下,脱下羽绒服胡乱堆在他和中介人之间的空位。他穿着水手校服,衣领下结着墨绿色的领巾,深色的校裤收在雪地靴里,有点不伦不类,但他看上去并不在乎。 “学校准你留这么长的头发吗?”杨知谊随口说,“我上学那时候,仪表标准是头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