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呼吁 (第4/5页)
相当的先进,对文物古董的保护也是相当到位。 当然了,文物古董被私人收藏,也就失去了它的文化传承,大众鉴赏的功能。 不过,很多文物放在博物馆就会更好了么? 答案是不会。 我读研这些年,尤其学的还是文物修复,跟着导师跑了全国很多馆藏单位。 全国各省市县,几乎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之类的机构。 但是,绝大部分设施和条件都极其有限。 人员和经费更是少的可怜。 像中海博物馆、金陵博物院,乃至京都的各大博物馆那样的馆藏单位,占全国馆藏单位的比例其实很小。 国内更多的是那些小博物馆。 不说小博物馆,就拿中海博物馆这样的大馆藏来说吧。 中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一百多万,但是我们真正能看到的展出文物才多少呢? 十万?二十万? 其实更多的文物都躺在库房里。 而这些躺着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是亟待修复的残缺和生病的文物。 但这许多文物,其实很多都是自打进了库房都没被人动过,更别说展览了。 很多文物在库房里放得时间久了,甚至都慢慢的被人遗忘了。 等再次打开,又是一次考古。 很多都腐朽糟烂了。 其实不是博物馆不想修复不想展览,而是相对于数量庞大的文物,博物馆的经费、人员和技术都完全跟不上。 这还是中海这样的大馆藏,而国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