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国子监开组会 第13节 (第2/6页)
” 洛川郡主转头问自己的琉雯表妹,“你可知这是怎么回事?” 在洛川郡主跟前的琉雯哪里还有在庄府上趾高气扬的模样,低眉顺目地站在洛川下手边,轻声道:“郡主,meimei不知。” 为什么不来? 自是因为群青论坛不仅仅要这些学子们开个“大”组会,更是因为若是这次论坛上交的文章不及格,他们就要挨罚了呀。 第12章 聘礼 其实,这些西都城的勋贵子弟并不拿学习当回事。 雍王朝是在战火中建立的,开国功勋们虽分文武,但到底学识有限,个顶个都是危境下的胆大英雄。 是以这种轻文轻学的风气延续了二三十年。 直到顺德帝登基,国子监才得以重视,这些不太有学问的老臣也乐意让自家孩子学点东西充充门面,因此国子监才渐渐壮大,有了如今的声势。 但到底地位不高,时常仰人鼻息。 直到庄太师执教才有所好转,毕竟庄太师是帝师,名头摆在这里。 再怎么瞧不起文人,也要给顺德帝面子。 有了庄太师的名头,国子监这才算是彻底步入正轨。 庄太师早年曾跟随名儒修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十七岁状元及第,名满大雍,功绩斐然,年轻时也曾得过玄祖皇帝的赏识,否则也不会成为顺德帝的老师。 故而他对庄良玉的许多想法颇为赞同,甚至由着庄良玉在国子监中做一些小小的变动。 *** 距离群青论坛还有两日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