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龙啸于野 (第3/7页)
简直是飘然出尘,许多人都着迷了,无论男女。 当我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时许多同学听到这两段熟悉的句子都不自觉得跟着我大声朗诵,引得许多过往的游客都驻足不行,好奇在站在那儿看着。 而我对这些一无所觉,只觉得一段段熟悉的句子在心中流淌,直如行云流水般地从嘴里飘出来。 我读到最后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仿佛都呆住了,这千古传诵的诗篇朗朗诵来,想不到这么具有震憾力。 过了好半天,才有两声叫好声传了出来,其中一个女声是蒋婷婷发出的,另有一个声音发自于不远处树下静坐的一位老者。 又一会儿,社员同志们的叫好声才响了起来,也许是这两人的提醒。 听到这伙人中自己一个女声响亮,而且是帅先叫出,蒋婷婷的脸微微发红,悄悄低下了头,半天没好意思再说话。 这时最让我好奇的不是眼前这些人,反而是那位树下端坐的长者。因为这叫好声虽说字是一样的,但让人听出的意思却是绝不相同。 这就跟听高雅的音乐会一样,去听的有些是附庸风雅者,有的人是所谓的暴发户,甚至连附庸风雅也谈不上,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这叫好声中,有的是心生感动者如蒋婷婷是也,而这位老人给我的感受却是知音的感觉,不由得对他格外留心了。 这位长者独自一人,穿了一身白色的练功服盘膝坐在树下,乃是长袖,虽然天气炎热,却仍是半点热意也没有,额头上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