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22节 (第7/8页)

朝还考明算以外,平时都是考儒家那几门,所有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被吸引去参加科举了,平时都忙着去故纸堆里琢磨考评儒家的那些想法了儒家学好了,科举考试,可以做官,可以发财,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封妻荫子。”

    “而天文学、数学这些,就是不入流的小门道、小学问,立志于走仕途的文人,最多空闲时研究一下,一般来讲,没人会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这种事情上,因为付出和回报显然不成正比,研究的再好一点用都没有,不能升官发财,别人也无法理解。”

    “所以,物理学自然就发展不起来。”

    事实上,就如同姜星火前世的时候,人们以财富为社会地位的衡量标志一样,不赚钱的,都是没用的,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在大明换成了当官。

    所以,根子上还是出在创新这件事,缺乏利益驱动上面。

    故此姜星火认为,如果要推广六门基础自然科学,进而推动制造力发展,那么相应的待遇制度,一定是要跟上的,不然光让人干活不给钱和地位等待遇,肯定是不行的。

    同时要说的是,之所以姜星火之前说华夏的天文学更像是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那便是不仅仅是皇权塑造了天文学的样子,同时天文学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皇权。

    中国人最开始理解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是天文浸透到人文,浸透到庙堂,然后相互影响.华夏的天文学历史悠久,观测经验丰富,天文历法数据分析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准。

    但这不是华夏古代天文学的意义,这只是华夏古代天文学的附属效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