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3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83节 (第1/6页)

    于是他就将丁小洪带在船上养伤,至于丁小洪的身世,自然是瞒着其他人的毕竟丁家是南京城里效力皇家的匠籍,跟这些苦哈哈的水手还是有所差别的,只说远房亲戚便可。

    丁小洪的命运也就这样改变了,这段时间丁小洪虽然躲避在这里,但对外界的消息并未完全一无所知,比如白莲教的事情。

    白莲教的势头兴起的很快,这次的起义更像是过去建文四年以来矛盾的总爆发,连年的水患、因为靖难战争而征发不断的徭役、需要缴纳的越来越多的粮食.如此种种,让白莲教起义成为了导火索。

    但是很明显,白莲教并不具备组织和维持一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起义的能力。

    从头到尾,这场爆发于永乐元年的起义,都充满了各方势力的投机与博弈,白莲教更像是一个“武林盟主”,而非是真正的、能对所有下属力量如臂使指的领导组织。

    所以,当白莲教显现出明显的颓势时,这些抱着投机心态参与其中的各路绿林豪杰,出现在自保和退缩的心思,也就不足为奇了。

    “头儿,咱也跑吧,押着这些沙子来回运,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跟话本里董卓进京,令凉州军夜出昼入,佯装声势,乃是同一计策。”

    “懂不懂又能怎地?没粮食就是没粮食,那些被裹挟的百姓可不认这些。”

    说罢,此人竟是直接抽刀戳进袋子里,然而这些本应装着粮食的袋子,却只从被割裂的口子里潺潺地流出了黄色的粗粒河沙。

    显然,这是白莲教用来稳定军心的计策。

    但是单靠着《三国群英平话》来打仗,大概率是不太能打赢的。

    尤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