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41节 (第1/8页)

    孔子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一般人,也就是所谓的“中人”而发的,因为,一般人在得丧之际,难免有所困惑,这时就需要命的理论来解释才能使自己心安,而上智之人做事一切从义出发,对于得丧无所动心,无人而不自得;而中人以下则是即使告诉他命的道理,他也不能做到释然。

    孔希路这种辩经最强王者级别的大儒,上来就语带机锋,一语双关。

    所谓“知命”,既是变法的命运,也是姜星火的命运,唯独不是他的,显然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自信极了,丝毫不怕锦衣卫一刀把他给做了。

    面对孔希路的试探姜星火只是淡淡地说道。

    “求之有命,得之有道。”

    同样是双关语,既是孟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反话意为我所求变法堵上了我的命运,能否成功在于我是否合乎道义,突出了姜星火一贯的思想主旨;同时,这句话也是对孔希路之前在国子监大义凛然的那句“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回应。

    见识了对方的水平,孔希路也是神色微微凛然了起来,终于从略有轻蔑,变成了稍显重视。

    高手过招,按理说应该点到为止。

    但孔希路却只认为这是个开始,姜星火是个有趣的对手。

    他不依不饶继续开口道:“《二程集》有典,昔年南宋时,游定夫忽自太学归蔡,过扶沟见伊川先生。伊川先生问:试有期,何以归也?定夫曰:某读礼太学,以是应试者多,而乡举者实少。伊川笑之,定夫请问,伊川曰:是未知学也,岂无义与命乎?定夫即复归太学,是岁登第。”

    说罢,闭口不言。

    黄信和李至刚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人交锋。

    在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