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05节 (第1/7页)
众士子、官吏顿时一怔,这说法倒是新鲜极了。 “何谓致良知?便是人如何获取天理的工夫论。” “那么请问,原来关于理的工夫论都包含什么?” 郑汉卿旁边的何书良试探着回答道:“所以然,所当然(朱熹对于理的主要解释)?” “便是如此了,工夫,两个字,一曰物,二曰己。” 姜星火缓缓说道:“我的‘致良知’,便是说有两重含义,一是体察关于万事万物所以然的认识论,二是体察人伦秩序内心修养所当然的修养论第二重含义今天不讲。” “只说第一重,人想要获取天理,首先要认识天理,那么我们怎么认识天理?” 宋礼惊讶地看向姜星火,当初他太平街,他可是躲在柳树后听得清清楚楚。 那个晚上姜星火问了南京国子监数千监生三个问题,即“太极是如何运作的”、“格物该如何格出天理”、“心性论的格心,又该如何使人心天命之性的天理清如明镜”。 姜星火给出了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以矛盾解太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践方能出真知”。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宋礼觉得,应该就是今天国师不想讲的部分了。 但比起这部分,宋礼显然对于当下姜星火说的更为感兴趣。 “国师所言致良知里面的认识论跟理气论里面的对‘太极’和‘矛盾’的格物致知还不太一样吧?” “不太一样。” “那到底该如何理解呢?朱子所言如何认识‘所以然,所当然’,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啊。” 姜星火却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这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