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28节 (第6/7页)
这时候万万不能有任何一丝退缩之意了,决不能让永乐帝觉得他底气不足。 朱棣从姜星火这里得到了准信,确定如果真的不下雨就能人工降雨后,向朱高燧问道:“老三,舆论方面怎么样了?” 朱高燧答道:“舆论上,随着荣国公主持永乐大典的前期工作进行,那些宿儒也不闹腾了,国师编的《西游记》话本,孙悟空与车迟国国师斗法祈雨,现在在坊间百姓里流传很广,然后以国子监为主的士林那边,国师在太平街提出的格物方法论,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总之,舆论现在已经充分调动起来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就等着下雨了。” 朱棣叹了口气:“人工降雨总是有风险的,要是老天爷能自己下雨就好了。” “不见得就是好事,得小心洪水水患。” 姜星火却提醒道:“连年战乱,黄河、淮河、长江、吴淞江,水利工程都好几年顾不上管了,一旦下大雨,雨水都灌入河道主流,没有支流和泄洪湖的缓解,很容易造成洪水水患,而且这四条河流周围,都是产粮区,救灾粮从现在开始就得囤了。” 听闻此言,不仅是朱棣,就连朱高炽也皱紧了眉头,坏事,似乎一件接着一件,都在有预兆地连锁反应。 第311章 真凶 水利设施荒废这是个大问题,毕竟建文帝这四年只干了一件事,被藩削。 而且朱允炆这小子被江南士绅都忽悠瘸了,江南士绅那德行,怎么可能会对维护公共水利设施感兴趣? 修桥补路,也就是修自家的,别人家的才没人愿意管呢,凭什么让我们出钱出力去做见不到好处的事情? 洪武时期也就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