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39节 (第6/7页)

终摆手叹息道:“罢了罢了……你要怎么改造科举?”

    道衍合十道:“首先是儒学理念,老衲与张真人不方便直接插手,陛下应命解缙、杨士奇、金幼孜等饱读诗书之儒者,重新编撰朝廷用于科举考试的相关批注,以弘扬圣人学问.当然,这里面需要加入荀子的思维,并且保证比例不低于五分之一,毕竟,荀子是五圣之一。”

    其实道衍的这个逻辑,就有点不讲道理的。

    凭啥五圣之一就要思维占考试内容的五分之一?那其他四圣,说白了除了孟子,人家颜子、子思、曾子,这三圣占的分量加起来还远不到孟子的一半呢。

    不过,五分之一这条红线,显然是道衍在认真地思量过后,得出的结果。

    因为五分之一,是一个足以保证扰动犹如一滩腥臭恶心的死水池的程朱理学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好就好在,既不是完全取代,也没有造成极为重大的威胁,属于那种泡脚的时候微微烫你又得忍的温度。

    “其次,在文化教育方面,则选取各地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以他们为中流砥柱,在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社学等等层级的学校,传播先秦儒家精髓,以荀子的‘圣王’思维教化万民,使得天下百姓敬陛下若神明。”道衍转动手中念珠,缓缓说道。

    翻译翻译,什么叫“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什么叫“传播先秦儒家精髓”?

    这话,朱棣就爱听。

    道衍最后说道:“除此之外,老衲希望陛下允准,可以废除一些禁止儒生发表异议的言论。譬如程朱理学,不应该作为学术的唯一标准。”

    道衍说的是“废除一些禁止儒生发表异议的言论”,那么明代禁止儒生发表异议吗?

    禁止,又不禁止。

    这里的不禁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